10月22~23日,第十届全国先进气体探测器研讨会通过在线会议形式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西北工业大学、辐射探测材料与器件工信部重点实验室承办。会议主题涵盖微结构气体探测器新材料和新结构、气体探测器制造和性能研究、气体探测器电子学、气体探测器系统开发及应用等前沿和热点领域的先进研究成果,旨在促进国内先进气体探测器及其读出电子学技术的发展,推动先进气体探测器相关技术在基础和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本届会议注册人数195人,共收到60个报告摘要,投稿作者来自国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南华大学、广西大学、安徽大学、中国科学院高能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通过组委会评审和讨论,最终确定了45篇摘要做口头报告。
第十届全国先进气体探测器研讨会原定10月22日在西北工业大学线下召开,遵照西安市疫情防控要求,会议最终改为全部线上的形式进行,由ZOOM软件平台支持。来自国内的200多位专家、学者结合自己工作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线上会场气氛活跃,交流和思想碰撞热烈。
本次大会于10月22日上午八点半正式开始,会议开幕仪式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欧阳群主持。西北工业大学校长助理张艳宁代表学校致辞,指出我国高度重视原始性专业基础理论突破,大科学装置建设的持续推进,有力地支撑了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的发展,代表学校向各位专家取得的优异科研成绩表示祝贺。同时,张助理还向与会人员介绍了西工大的简况、最近学科布局、辐射探测材料和核电子学芯片研究领域的情况。
会议邀请了三位专家做特邀报告。西北工业大学徐亚东做了题为“半导体核辐射探测晶体材料与器件研究进展”的特邀报告,重点介绍了西工大在碲锌镉材料晶体、核辐射探测器研制和工程应用方面的进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志永代表全国先进气体探测器合作组做了“微结构气体探测器最新动态与发展前景”的特邀报告,介绍了国内外气体探测器研究关键技术进展,给出了气体探测器的应用前景。西北工业大学高武代表课题组做了题为“半导体辐射探测器前端读出电子学ASIC芯片研究进展”的特邀报告,重点介绍了国内外探测器前端读出ASIC的设计挑战、性能趋势和西工大在专用集成电路方向的研究进展。
本次会议共有7个分会场,45位报告人分别做了大会报告,介绍了各自在相关工作的研究进展,包括:气体探测器新材料/新结构/制造和性能研究(9个报告)、气体探测器模拟与算法研究(2个报告)、专用集成电路芯片和电子学研发(11个报告)、气体探测器在科学装置上的实验与应用研究(23个报告)。报告内容涉及到的主题包括:μRWELL探测器、Micromegas探测器、GEM探测器、前端读出电子学芯片、前端电子学读出系统、RHIC-STAR实验探测器、Panda-III实验探测器、未来对撞机气体时间投影室、eXTP卫星探测器阵列、基于气体探测器的高分辨谬子成像、MRPC探测器、切伦科夫探测器、GEM中子探测器等。通过大会报告、现场提问等形式对近两年来气体探测器技术进行了充分而热烈的交流和讨论。
中国院子能科学研究院李笑梅做了大会总结报告。总结了本次全国先进气体探测器研讨会的报告内容,列出了近2年来取得的重要进展和亮点工作,并指出了未来气体探测器方向的发展趋势。下一年度全国先进气体探测器研讨会将由北京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承办。
最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建北在会议闭幕式上发言,回顾了往届全国先进气体探测器研讨会的情况,本次会议在参会人数、报告数量和质量创历届会议新高。
历经十年的不断发展,全国先进气体探测器研讨会已经成为核探测和核电子学领域的重要学术会议之一。大会的成功召开为促进先进气体探测器相关领域的交流合作和长足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西工大通过承办本次会议,对于加强学校与国内其他单位跨学科跨领域合作研究、提升学校相关领域学术水平和学术地位、扩大学校的知名度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撰稿:高 武
审稿:周世钢